在劉曉輝看來,比起蒸米飯的香味,“張堪水稻”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熬粥中?!罢粢淮蚊罪?,再加熱一次,最后再熬米粥,一般的米基本就爛了,但是我們的水稻可以在制作三次后,熬出的粥還是一個個米粒,米粒比蒸米飯的時候更膨大?!?/span>
在如今的收獲季節里,位于前魯各莊村的200畝水稻高矮各異,有的穗大,有的穗小,根據品種的不同在大米的外觀、口感上也有所差別。劉曉輝告訴記者,從2015年至今,嘗試種植的水稻品種約有6種。其中,“越富”為曾經在前魯各莊村大面積種植的水稻品種。這些品種統一構成了“張堪水稻”。
比起張堪其人,大家更熟知的是其孫張恒。但對于我國北方地區種植歷史來說,張堪影響深遠。據《后漢書》記載,東漢時期,如今的北小營鎮曾屬于歷史上的漁陽郡狐奴縣,光武帝劉秀將張堪調至此地任軍政太守。由于當地農業十分落后,結合狐奴縣的地理特點,張堪將水稻種植經驗傳授給當地百姓,也使得狐奴縣成為我國北方較早開始種植水稻的地區。
“其實是希望通過一種文化載體,講好現在的新農業故事,以張堪的名字命名,也是因為前魯本身有這段歷史,水稻種植就是這里歷史的一部分,在做好農業的同時,我們希望能將這種農耕文化傳承下去?!保▉碓矗盒戮﹫螅?/span>